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 香港大學厲樹雄科學館地下及一樓
電話: +852 2241 5472
工作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下午1時至6時
星期六、日,公眾及大學假期休息
大學假期:
2月11日 – 農曆新年除夕
3月16日 – 大學奠基紀念日
12月24日 – 平安夜
12月31日 – 除夕
展覽簡介
許士芬地質館座落於香港大學厲樹雄科學館地下及一樓,佔地約500平方米,所有展品均附上中英對照的詳細解釋。基本陳列共有「動感地球」、「地球的演變」、「地球物質」及「香港地質歷史」四個主題展覽,內設多組模仿戶外環境的大型仿石模型,展示化石的自然產狀及實地考察常見的岩石種類,還有互動地球模型、岩石循環模型、「來製造你的地震」陳列及輕觸屏幕等與訪客相互動的展品。
動感地球展廳
地球可視作一系列動態系統,由大氣圈、水文圈、岩石圈及生物圈所組成並互相影響。透過「板塊構造」運動,地球的外層不斷移動,是改變地球表面的最大力量。本廳展出了直徑1.5米的互動地球模型,顯示並解釋目前活躍的地質力量如何改變及維持整個地球系統。此外,廳內還設有電腦顯示屏報告當前遍布世界及不同地區的地質活動及地震、火山爆發的實時數據。
地球的演變展廳
透過展出世界級的岩石、礦物、中國化石樣本及其他互動展品,本廳介紹了地球及生物的起源,及它們由45億年前地球形成至今的演化,尤以中國地區作例子,由此證明地球是個動態且不斷變化的星球,地球各系統隨著時間互相影響、演變,確立地球現有的特色。
地球物質展廳
本廳展現引人入勝的礦物及岩石世界,介紹不同礦石如何形成及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當中來自世界各地、種類繁多的礦石為許士芬博士所收藏及捐贈。本廳主要展出系統分類礦物、天然寶石及岩石循環,訪客亦可於本館小型影音廳中體驗一下擁有熒光礦物、看似平平無奇的岩石,如何在紫外光燈下變得艷光四射。
香港地質歷史展廳
儘管香港是一個人煙稠密、高度發展的大都會,她卻擁有四億年的漫長地質歷史,形成異常豐富迷人的地質多樣性及多彩多姿的地貌。本廳展示出香港的地質歷史,細訴香港從最古老、四億年前泥盆紀黃竹角咀組的沉積岩至現今的環境變化,亦記載了香港不同時期的地質活動,及其對過去和現在香港環境的影響。
影音廳
館內影音廳設有「奇幻星球」,參加者可透過此球狀數碼影像投射屏幕具體了解氣候、板塊運動、大洋環流和大氣運動等地球動力系統。此示範乃導賞服務的一部份,鑑於影音廳每次只能容納30人,有意參觀團體敬請預約。
從網站上獲取的信息和照片: www.earthsciences.hku.hk/shmuseu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