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

地址: 西營盤東街北

電話: 2540 9704

工作時間: 每日上午6時45分至晚上11時15分

園內各項設施的開放時間如下:

設施 開放時間
園內各項設施(七人足球場(人造草)除外) 全日24小時
七人足球場(人造草) 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11時

 

 

 

簡介

中山紀念公園位處東邊街北,鄰近西區海底隧道的通風口。根據歷史記載,該片土地原為三角碼頭對出的海面,後來經填海後成為公園用地。

根據歷史記載,孫中山先生因發動革命而被滿清政府迫害,後來更被港英殖民政府驅逐出境。其後,孫中山先生多次途經香港往返內地時,均只能在船上約見香港的同志和支持者。其船隻停泊的地點,就是現時中山紀念公園的位置,而公園亦據此命名以資紀念。中山紀念公園也是全港第一個以國父芳名而命名的公園。

 

戶外設施

 

中山紀念公園坐落於西營盤東邊街北,佔地約4.22公頃,自二零一零年六月廿六日起開放給市民使用。公園的主要設施包括1個七人足球場(人造草)和2個籃球場。

鐘樓

本鐘樓旨在表達孫中山先生青年時期在香港接受教育,及其如何產生革命思想之由來。鐘樓頂部是以香港大學本部大樓為設計藍本。而五個銅鐘則寓意孫中山先生在1921年發表「五權憲法」的思想。五權憲法乃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監督權和考試權。

 

四大寇庭院

「四大寇」,起自孫中山、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四人以寇自稱。清末時期,他們常在香港中環歌賦街八號的楊耀記商店會面,議論中國時政,大談反清及太平天國遺事。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保守,時人均以革命為大逆不道,故被冠以「四大寇」的稱號。

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孫中山先生建立廣州軍政府時,邀約陳少白、尢列、楊鶴齡三人至廣州觀音山(今越秀山)文瀾閣會面;並修治文瀾閣,題曰「四寇樓」,藉以誌記昔日在楊耀記的時光。

遊人欲對「四大寇」的生平作進一步了解,可前往衛城道「孫中山紀念館」參觀。

 

水景廣場及十字架形狀燈

公園內的水景廣場,特色門廊和鋪地設計,象徵孫中山先生的宗教信仰。而十字架形狀燈及水池,則代表孫中山先生在香港成為基督徒和受浸的經歷。

兒童遊樂場

1883年起,孫中山先生曾先後入讀香港的拔萃書室及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開始接觸西方文化,產生革命思想。本兒童遊樂場的遊廊,是以當年中央書院的柱廊式建築為藍本。置身其中,可感受孫中山先生青年時求學的環境。

孫中山先生倡議中國經濟建設,致力國家富強。於「建國方略」中之「實業計劃」提出興建全國五大鐵路幹線系統,主張發展鐵路交通,促進中國工業現代化。本兒童遊樂場是以鐵路為主題,藉以向孫中山先生推動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高瞻遠矚思想致敬。

 

配套設施

  • 洗手間
  • 飲水器
  • 收費停車場設有1個殘疾人士專用車位
  • 無障礙設施: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視像火警警報

 

其他

收費停車場設有1個殘疾人士專用車位

鐘樓鐘樓

四大寇庭院四大寇庭院

水景廣場及十字架形狀燈
水景廣場及十字架形狀燈

兒童遊樂場兒童遊樂場

 

 

 

從網站上獲取的信息和照片: www.lcsd.gov.hk/tc/parks/sysmp/index.html